<前言>
「哇!看肚皮上隆起的小山丘!」「寶寶又在跳舞了!」媽咪和寶寶感受最親密的時刻便是胎動,胎動除了能帶來意外的驚喜之外,也是寶寶健康的另一項重要指標,因此,孕媽咪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意胎動情形喔!

<內文>
胎動是什麼?
只要胎兒在肚子裡頭的一切動作都算是胎動嗎?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科主任醫師鄢源貴表示,一般胎動所稱的是胎兒「主動性的活動」,也就是胎兒自主性的呼吸、張嘴、翻滾、伸展,而若是被動性的活動,像是受到媽咪咳嗽、呼吸或外界影響而出現的活動則不歸為胎動。其中,胎動又分為睡眠期和清醒期,睡眠期對外界聲音不會有反應,但會出現不自主的運動,有如一般人睡覺時會出現的翻身、手腳互換等,而清醒期的活動則是像人維持某一種姿勢久了會變換一樣的反應。

胎動的重要性
胎動代表胎兒的健康,若是胎盤功能不佳、臍帶血流不好,胎兒所得到的營養較差,活動力便會較差,因此,胎動是胎兒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。鄢源貴表示,若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好,胎兒所獲得的血液及氧氣皆足夠。

胎動的變化
大部分的孕媽咪都在懷孕中期後才感受到胎動,不過其實早在8週的時候,胎兒就已經悄悄在子宮裡頭活動了喔!育有3子的台安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林珮瑩表示,懷孕滿8週後,胎兒的頭就會往後仰;9週時若是照超音波照比較久也有機會能看到胎兒手臂的活動,只是因為胎兒還很小,媽咪感覺不到。13週寶寶就會打開嘴巴、吸吮手指;胎兒滿14週就會吞嚥羊水,雖然胎兒在懷孕前幾週就已產生活動力,不過都因為體型不大以及羊水的包覆,孕媽咪多半要到第5個月才能感覺到。林珮瑩表示,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胎兒23週開始就會有驚奇反應(Startle),就像是一般人睡覺時常會有突然嚇一跳而抽動雙腳或雙手的反應,這代表胎兒的神經發展漸趨成熟。

林珮瑩進一步表示,初產婦多半是在20~24週感覺到胎動,而經產婦則是在16~2週就可感受到胎動。鄢源貴指出,胎動會隨著週數增加,24週後,平均一天會出現200次胎動,32週時平均一天會出現500次胎動,但是有些胎動是非常細微的,媽咪不見得能感受到。約28週後胎兒可活動的空間會逐漸變少,此時的胎動可能已不像是寶寶在踢你,而是在做伸展運動,有些肚皮較薄的媽咪也可看到肚子上有隆起的小山丘,足月之後胎動更會明顯減少,因為胎盤的功能開始慢慢退化。

-- 媽咪寶貝雜誌(2007年十二月)採訪撰文/伍偉婷
看!寶寶在肚裡跳舞!從胎動看寶寶健康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innie07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